为深入挖掘和利用延安红色资源优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延安革命史和延安精神,助力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21日,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共青团陕西省委主办,共青团延安市委承办的“追寻红色足迹,助力圣地发展”2021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泥湾举行,山东建筑大学“传承延安精神,助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团队参加此次仪式。
2021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高校大学生实践团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共有来自全国400多所高校的500多支团队申报,最终遴选出100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加此次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延安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宏兰在致辞中表示热烈欢迎参加实践活动的全体师生,强调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知青岁月,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在实战中伫立起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希望参与此次社会实践的的大学生通过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研学旅行,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认识和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最后,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依次发言,并进行授旗仪式,标志着百所高校进延安暑期实践活动专项活动正式启动,山东建筑大学“传承延安精神,助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团队将结合专业特色,围绕绿色发展,开展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将进行为期三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团队前往实践地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展馆和炮兵学校旧址,大家带着对当年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无比崇敬的心情,通过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见证了革命沧桑岁月的每一张珍贵图片,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个感人的革命故事,对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背景、开展、成果、意义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有了更生动的认识,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炮兵学校旧址,南泥湾学院的讲解员为实践团队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通过现场聆听教学,大家了解了三五九旅为了党和人民的理想,为了抗战胜利,在短短的三年内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家,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并在困境中奋起、在疾苦中发展凝聚了的强大精神力量。炮兵学校旧址承载着一段重要的历史,饱含着内容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
7月22日下午,前往实践地梁家河村,梁家河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七年生活工作过地方,团队成员一起来探寻小山村里蕴含的大学问。首先来到了“饮水思源—知青井”,梁家河村过去吃水困难,在河边挖个渗水坑取水,水质不好也不卫生。1973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挖出一口深水井,解决了村里的吃水问题。这口井至今是村里的饮用水源。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梁家河,一个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心留住的地方。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令团队成员驻足时间最长的是梁家河村史馆。村史馆始建于2012年,原为梁家河村小学旧址,该展馆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梁家河村的发展史,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梁家河村的发展历程;北京知青在梁家河插队时走过的激情岁月;改革开放后梁家河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奋斗史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梁家河人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令团队成员敬佩不已,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从村史馆出来后,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知青故居。这里让团队成员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岁月中的艰苦生活。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居住过的简陋的土窑,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他用废弃墨水水瓶做的煤油灯下每天熬夜苦读,思考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七年中过了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每一道关口的艰难跨越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让他找到了自信和继续前进的力量。实践团队成员们深感震撼,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梁家河村实践地活动,体验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感受到了新时代变迁,团队成员感受颇深,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肩负起责任,投身社会发展建设中。(来源: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