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心态学》的运用:
“看透人生”是“修心态”的基础。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心之官则思。” “思”就是“想”, 看透即是想得通,看不透即是想不通。
“看透”的基础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生命”的认知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回答的“人是什么?”有四个方面的观点: (1)人是能聚合成的物质形式之一 (2)人性:亲合与争斗 (3)人是智物 (4)人是环境的产物
综合起来,人作为一个能(量)体,对体内而言,它的能处于聚合与发散过程。这一过程,对体外而言,是以亲和与争斗的形式表现的。这一表现的发生包含着自发的内因和自觉的内因。 自发的内因为“本能的”,“不加思索的”。 自觉的内因是经过思维,有选择地形成的。种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来源于生命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施予他的影响(作用)。
以上就是对生命的认知:生命的形态如此,生命的过程的规律如此,這就是生命之“道”。
“悟道”悟到,就是是“看明白了”,“看透了”。 這是看透了人的“生命”本质的首要内容,还有其次,也是不可或缺的,必须的。
其次,是什么?
其次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全程都在进行与“其它”生命打交道,发生关系:男女结合才诞生新生命……直到寿命结束。 如何与他人,他群打交道:既主动接受社会环境影响又主动影响环境变化,就产生了“德”的塑造,成型,传承与运用。 這是人的“生命”的本质形态之二: 生命始终以自然体与社会体融合而立,焕发着它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自然性的亲合与争斗,与源生于“智性”而生成的社会性的亲合与争斗(为什么亲合与争斗,如何掌控亲合与争斗)融于一身,這就是人作为“智物”的生命(区别于动物的生命)。
我们经常遇到,人类社会成员中有许多人主张的“理论”,有意或“无意”地迴避人的生命的“社会性”,最常用的话就是“不要用道德绑架”“我”。 理由是“我是一个商人(诸如此类)”,我只从业务活动角色出发,“游戏”规则出发考虑我的得失,不考虑“德”在哪里,不去想“德”是什么。
试问一下,
第一,人的社会性是能剝离得了的吗? 第二,当拒绝了对人的“社会性”的观察之后,剩下的只能从人的自然性(而且偏执予自然中的爭斗性)入手了,所以“丛林法则”就可以“天经地义”地“大行其道”了。 “人”就只是“动物”吗?
为什么迴避“德”? 因为“德”的思维是要回答人的行为的原由:为什么选择這种行为?行为的出发点是什么?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归类于亲合与争斗,所以,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与目的都避不开“为什么亲合与争斗”。 而亲合与争斗都是人与人打交道,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群与群的关系。 “避而不谈”就绕过去了? 這种面对人的社会性采取“绕过去”的心态是想把自己的真实的“心思”藏起来,模糊自身(个人或群体)所选择的与人类的关系——自己的社会性之个性而已。
面对本来绕不过去的事物,硬要想尽办法迴避,這种态度和做法,恰恰说明其离开“正道”了。
(作者:秦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