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东

我们和李志远的合影
李志远走了,走的是那样平静、走的是那样安静、走的是那样静悄悄……
好像他去了军马场……
又好像去了他曾经社教的地方……
还好像去了他上学的地方……
更好像去了他出生的家乡……
2025年11月3日下午,当我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4号,北京市海淀区东翠路军休所3层办公楼听到王欢欢代所长、佟盼盼副所长告诉我这个噩耗时,我啊了一声,惊讶的说不出话……
因为,我不相信,不久前,我们还在一起畅谈国内外大事……我们还在一起合影留念领取证书……
我和李志远原来是一个单位……只不过我到单位,他离开单位,退休了……
因此,我和他不熟……

李志远在《小课堂》(右排戴眼镜者)
真正和他熟起来的时候,是我2018年安置到东翠路军休所以后……
李志远擅长写杂文,几乎几天就写出一篇很有水平、很有分量、很有味道的杂文……
不仅内容好,而且文笔好,更是文风好……
读了他的杂文,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云蒸霞蔚,时而如渔舟唱晚,时而酣畅淋漓、时而一针见血、时而娓娓道来……
他发起的《小课堂》活动、他发起的续写简历的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每次《小课堂》活动后,我们俩一同往家走,边走边聊,说不完的共同语言、道不完的共同看法……
于是,每年的所宣传工作会议后,我们一起拿着海淀区军休办颁发的鲜红鲜红的证书,更是边走边聊……
逐渐逐渐我们很熟了,原来我们都是河北人,除了他是师职政治部主任外,原来他还干过纪检工作,怪不得,他对一些不法分子和不法事例嫉恶如仇,怪不得他的杂文剖析的、分析的那么透彻,那么一针见血……
他大公无私,他公而忘私,他从来不吃“独食”,他将自己开辟的写作平台,无私的推荐给爱写作的大家,比如《中国老年报》、比如《写手驿站》,他把《中国老年报》的主任和记者请到所里来,与大家见面并座谈讨论,使更多的人在这些平台上抒豪情、立壮志……
虽然他走了,但正如纪念鲁迅的诗篇《有的人》所说的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李志远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2025年11月3日深夜11月4日凌晨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