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延安网讯:一行人中,三三两两,或相识,或不识,但这样一段不一样的调研旅程让我们相识相知,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相凝聚,时间虽短,情谊却长。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对延安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书本、影视剧中,对长辈们口中经常提起的这个地方充满着向往,对延安精神与革命先辈充满着敬意,所以我参加了“第二期学生党员暑期实践调研团”的面试,想要亲身去延安感受那浓浓的革命情。面试成功后团队的探讨调研方向、准备调研材料、计划调研地点,每一个环节我都全身心投入,从西安出发的那一刻,我们开始了这段特别的旅程。
调研团成员出发前的合照(张涵斐 摄 )
熟悉中陌生,陌生中熟悉
14名成员来自各个地方,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想法,但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队友、朋友、家人,我们的心朝着同一个方向,深深地驻扎在了延安,从此,这里便是我们的根据地。
延安,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在熟悉中陌生,在陌生中熟悉。
我带着对陕北延安黄土高原的刻板印象来到这里之后发现并非如此,这里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黄沙漫天,一下火车看到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树,这里早已脱胎换骨,拥有了一个不同于我原本印象中的全新风貌。
原本对延安精神只知内容,而不明其内涵的我,在这里,从小小的故事中、朴素的故居里、令人惊叹的红秀中,深刻地明白了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延安精神的意义所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我走进周总理的故居时,一位爷爷对着他的孙子说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就是当年百姓们用来形容周总理的勤俭节约的。”这让我立刻回忆起《周恩来回延安》这部电影中,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回延安仍旧穿着领口已经磨损的白衬衣,这样艰苦朴素的精神让我动容,它就像融进我的骨子里一样,时刻影响着我,改变着我。
延安,她就像是我们的另一个故乡,我们走进了她、了解了她、热爱着她。再一次提起延安精神时,我的脑海中不再是一条条没有灵魂的词汇,一个个感人的先辈事迹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里,这股精神劲儿成为了我未来前进的动力。
一位老人在周恩来故居感触颇深的情景(张涵斐 摄 )
美好的点滴,点滴的美好
调研的过程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却又比想象中更美好。
延安夏日的阳光格外的热情,这如火般的热情却并未阻挡调研团前进的步伐。在火辣辣的阳光照射下,每一个停下脚步为我们填写问卷的人,每一个仔细回答我们问题的人,每一个耐心为我们提出建议的人,共同组成了调研团最珍贵的支持者,他们每一句关心都成为我们心里那份最美好的点滴。
白天进行调研完之后,调研小组要对其调研课题方向进行讨论与修正,每一次激烈的讨论就像辩论一样精彩,大家各抒己见却也认真聆听和思考他人的想法,每一次思想碰撞出的火花都让我们的团队升温。每一天大家都要为当天的收获做以记录,每一份完整新闻稿、每一出精彩的推送都少不了大家的努力,每一遍的检查、每一晚的陪伴、每一次相互鼓励为对方留下的温暖都让我们充满感动,也许正是这份点滴铸就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片美好。
同学们坐在阶梯上为我们认真填写调研问卷(张涵斐 摄 )
磨合中进步,理解后团结
我们在矛盾中努力成长,在理解之后选择拥抱。
团队合作中免不了摩擦与矛盾,一次否定的意见,一句无心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造成误解,当情绪积累到一个爆发点时,团队中便出现了矛盾。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冷静和沟通,在目标一致的团队中,大家抱着为了更好的调研这样一个共同的初衷,也许站的角度不同,但目的相同。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包容他人,也学会了在磨合中共同进步。
大家在相处中慢慢了解了身边人,不论是性格慢热,亦或是热情熟络,在这段时间中大家敞开心扉,彼此理解,收获的不仅仅是调研的成果,更是过程中这份难得的友谊。当我们回到西安的那一天,老师照常数着:“1、2、3……13、14。好啦,最后一次,14小只齐啦!”所有的情感都化为不舍,但我们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我们的故事还很长,每个人都不会缺席。
初到延安,我们故事的开始(张涵斐 摄 )
这是怎样的缘分与大家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相遇,又是怎样的机会与大家在延安相识。这个夏天因为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儿变得不同,因为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变得特别。深深刻下的延安精神会成为我未来前进的动力,用心感受过的一些点滴会成为心底最温暖的美好,努力学会的包容理解也会助力我的成长。
始于西安,识于延安。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文/图:赖甜 张涵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