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心态学》的运用:
“看透人生”是“修心态”的基础。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心之官则思。”“思”就是“想”,看透即是想得通,看不透即是想不通。
基础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生命”的认知
2,对“生活”的认知
3,对“生态”的认知
生态,顾名思义,应该是生存状态,人本身的生存状态。
但现在社会上约定成俗成的是指:人的生存环境状态。
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环境状态”息息相关,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从出生到离世,生命与生活以及相应的“心态”都是随着生态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也是人的“心态”生成和变化旳外在条件。
在本文中把“生态环境”也简言用“生态”表达,有利于社会沟通,理解与达成共识和构建。
“生态”应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但现在人们多重视“自然生态”的维护而忽视“社会生态”的建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生态变化着——被利用,破坏和复苏……
社会生态也在变化着——贫困,富裕,战争,和平……
人的“生命”和“生活”随“生态”环境变化
而变化,接下来的结果,就是人的“心态”随之而动,“动心”?“心动”?
人身居其间,如何把握自己对“生命”与“生活”的“态度”就是“心态”。
面对自然生态,被动心态就是顺其自然,不做破坏和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积极的心态就是做好科学研究,主动监控自然变化形成的灾害和灾难,造就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俱佳的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的状态,這不仅仅对人类有益,也对动物和植物有益,因为都同为“能聚合而成的物质形式之一”的生命体。
面对社会生态,则与自然生态不同。
人类社会是人通过劳动创建的,是人的主动行为之下的产物——即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因此,社会生态分为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
物质生态是提供衣食往行的状态。
精神生态是提供精神生存(六个方面)的状态。
精神生态的内核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制度就是集大成的社会生态,包括了所有角落的制度,从法规到家规,更重要的是制度之外,还有“道德”规范!
一切构建都起源于人与人的关系——俗称“人缘”。当你在说:“這块地是我的”,虽然明面是表达你和土地(自然资源)的关系,但实质上表达的是指你与他人的关系!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合”。
人类成员如何利用本属共有的自然资源来通过共同的劳动来滿足自己生存与繁衍的需求,是人与人关系的核心。
人类至今走了一条“自然界资源由共有到私有,又将回归共有”的轨迹,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這就是古往今来的社会生态。
现实人类社会生态的表象,可用三个王国的形态描述:地域王国,经济(资本)王国和信仰王国势力(能量)互相交织在一起,在地球世界上博奕着……
我们个人的个体心态,既是社会生态下的产物,又是社会生态的组成部分,相互共生,关联和影响。
对生态(环境生态)的认知,构成我们的世界观。
对“我”与“我们”的关系(亲合与争斗)的认知,构成我们的人生观。
在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基础上,选择並生成我们的价值覌。
“初心何来?”
“不忘初心!”
“心态”可塑,
“心态”可变,
“心态”的定力,在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