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
“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革命老区遍布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99个县,老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老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3%。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革命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了促进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在陈云、习仲勋、宋任穷、伍修权、杨成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倡议下,经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亲自批准,于1990年7月,还专门成立了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
习总书记提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始终把革命老区建设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放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革命老区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
2021年1月24日,国发[2021]3号文,《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推出,是专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革命老区在新发展阶段,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让革命老区人民逐步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而提出的意见。
该意见提出:要弘扬传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将红色经典、革命故事纳入中小学教材,在干部培训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要支持革命老区立足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加快红色和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要提升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支持在革命老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域。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党史军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专家,习近平同志亲批成立的八路军研究会专家,中国科协院士专家报告团著名科技专家于凌宇教授,走访考察了韶山、延安、南泥湾、西柏坡、北京香山、中南海丰泽园、武乡、阳城、沁县、长治、清丰、台前、鹤壁等众多红色景点和革命老区,深入探索研究红色资源,精心整理成传播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和红色故事的动人篇章,在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权威党媒和红媒上发布宣传。并在多地大中小学,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宣讲红色故事、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质生产力理念。
2024年9月26日,受濮阳市诚信濮商联合会领导邀请,于凌宇教授,在年产值近百亿元的濮阳市中汇新能源公司,为全市约50位董事长、总经理作了《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
该报告把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红色精神与企业精神、历史经验与新时代发展,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古今中外精彩典型的创新案例,独到深刻的创见分析,让企业家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企业家们一致表示:听此报告,受益颇多,启迪了思路,提升了格局,扩大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增添了能量,坚定了信心 。
2024年9月29日,受濮阳市全民阅读促进会领导的邀请,于凌宇教授在“书香河南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直播现场,又脱稿演讲了《会读书善应用方能事业出彩》的主题报告。
该报告讲述了濮阳籍革命家王鹤峰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把革命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革命实践,为新中国的创建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红色故事。
尤其是精彩解读了毛泽东同志会读书、善应用、创奇迹的传奇故事。
于凌宇教授在演讲报告中解析:
“翻阅党史,不难发现,毛泽东同志成为党和军队的领袖,既不是共产国际指定的,也不是上任领袖转交的,而是党和军队通过屡遭挫折,频陷绝境后,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一致选择的。大家深刻认识到,只有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党和军队才有生存发展的希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大家知道,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的28年,可以分为两个14年。
从1921年建党,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第一个14年,频繁更换了陈独秀、瞿秋白、向中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等多位领导人,都难以引领党和军队摆脱危机,求得生存。
而从1935年到1949年的这第二个14年,在毛泽东同志引领下,屡度难关,摆脱危机,使党和军队快速发展壮大,通过多次重大战役的大决战,彻底推翻了蒋家王朝,创建了光辉灿烂的新中国。
毛泽东一再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毛泽东一生读了两部大书,一部是有字的百科大书,一部是无字的天下大书。
毛泽东一生写了两篇大文章,一篇写在报刊专著上,一篇写在祖国大地上,铭记人心历史中。
毛泽东把中国大地变成了一所大学校,把中国共产党书写的辉煌历史变成了一本大教材,培养出了一代开国元勋,杰出将帅,千百万卓越的共产党人,亿万英雄的中国人民。其伟大的思想,不仅改造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已深入中国人民的心灵和血脉,化作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它已成为帝国主义惧怕,护国安民的法宝神器。美国军事专家就曾说,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
毫不夸张地说,从纵向的历史维度来比较,如果把中华民族看作一所大学校,毛泽东无疑是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最优秀的校长;
从横向的世界维度来比较,如果把世界各国都看作是一个集团公司,毛泽东无疑是全球200多家公司中最杰出的董事长。”
于凌宇教授出生于红色革命世家,其父亲于海云是中共河南省委命名的“共和国老英雄”和“中原先锋”,近年相继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荣誉奖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荣誉奖章”、“光荣在党50年荣誉奖章”。革命老人于海云为开创和保卫新中国,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曾参加过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战役,震惊世界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金城防御作战、秋季战术性反击,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于海云任志愿军三兵团12军31师医疗队长。该部队是一支中外闻名、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刘邓主力英雄部队,南朝鲜军方曾评论说:“中共第12军享有精锐部队之称,具有攻防全面作战能力。”
整个上甘岭战役自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平均每天击退敌人20多次冲锋,战斗激烈程度世所罕见,炮火密度超过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炮火最多时,一天就对我军阵地发射30多万发炮弹,炮火频率达到每秒6发,炮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76发。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2米,两座高地表面上的战斗工事全部被被毁,草木被打光,山石炸成粉末,高地土石被炸松1-2米,人走在上面如陷沼泽。在上甘岭阵地上,随手抓起一把土,就数出了32颗弹片,可谓弹片、铁屑过半;在一面不到2平方米的军旗上,打穿了381个弹孔;在一截不到一米的树干上,打入了100多个弹头和弹片;在整个3.7平方公里的山地上,尸横遍野,骨肉横飞,浸透鲜血。战场上空,火光冲天,炮声轰鸣,硝烟弥漫,尘土飞扬,昏天黑地。许多战士被惊天动地的炮声活活震死或震聋。
在上甘岭战役中,于海云所在的部队,涌现出了电视剧《英雄儿女》中手持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12军31师91团8连英雄战士王万成;孤身奋战,一天打退敌军40多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奇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12军31师91团孤胆英雄战士,荣获特等功、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胡修道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的前敌总指挥12军副军长李德生,后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由于该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浴血奋战,功勋卓著,1952年12月6日《人民日报》一版,以《志愿军某部在上甘岭创光辉战例》为题,向全国军民表彰了他们的英雄事迹。
其外祖父王鹤峰是备受毛泽东赞赏和全党好评的濮阳籍革命家,系改革开放之初首届中纪委常委,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鹤峰参与创建和领导的横跨山西、河南两省的太岳革命根据地、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八路军决死一纵队 、牺盟会,涌现出县团级干部5000多人,省军级干部500多人,少将以上将军73人,尤其是培养出了华国锋这样的领袖人才,为开创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和薄一波等同志与山西土皇帝、大军阀、国民党元老阎锡山开展的统战工作,卓有成效,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我党统战工作的成功例证。
他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四纵政委时,与司令员陈赓大将,联手创造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分割聚歼的战法,受到毛泽东高度重视,面向全军推广。
他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太岳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成效显著,保障了部队供给,改善了人民生活,毛泽东同志非常满意,亲笔批示:你们的方针是正确的,望妥善执行。
他在太岳根据地任党委书记兼太岳军区政委期间,协同徐向前元帅指挥的临汾攻坚战役,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取得了攻夺坚城的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
他在新中国首届北京市委工作期间,为新中国建立国都,培训了大批干部,创造了顺利接管国民党政权的成功经验,受到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向全国各省市推广。
他与革命元老滕代远、吕正操等同志创建和领导的铁道兵团,被朱德同志赞誉为“人民铁军”,为抗美援朝决胜组建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铁血大动脉”和“顽强生命线”,确保了参战部队和军用物资及时挺进朝鲜战场,粉碎了17国侵略联军的铁路运输绞杀战”,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新中国立国之战扬威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为共和国长子城市、原中央直辖市哈尔滨,工业重地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以及全国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性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新中国工业企业管理新模式,1960年3月被毛泽东同志命名为“鞍钢宪法”向全国推广。1961年9月被邓小平同志纳入党中央制定的“工业七十条”。1981年6月被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载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历史决议》,明确将其纳入毛泽东工业化思想。
他作为改革开放后首届中纪委常委,在中纪委工作期间,为惩治腐败,处理重大政治案件,平反冤假错案,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建章立制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他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中央领导新老交替,在1985年9月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党代会上,与黄克诚、王从吾等30位老同志联名致信党中央,请求辞去中纪委领导职务,其高风亮节,受到全党好评和致敬!
长期以来,于凌宇教授坚持走又红又专,文理并进,政经兼顾,工管结合,科教交融,全面发展的成长成才,报国为民之路。
于凌宇教授系1977年国家改革招生制度后,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原固电系首届大学生,曾任国家大型军工电子企业技术领导、国家信息产业部处长,后作为濮阳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高层次科教领军人才,调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工学院)科研处处长兼院高教研究所所长、政法系党总支书记,三级教授。现任校老科协副会长。
为“振兴中华,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而读书学习,是他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他阅读范围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党史、军史、革命史、中外历史、哲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门类。
他在读书学习中,善于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学以致用。在国际性、全国性、省、市级学术会议、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主编或参编技术经济管理专著60多部,获国家、省、市级成果、专利40多项,担任国际性、全国性、省、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高级学术职务30多个。为我国军工研发、国防科技、高教事业、科普宣传、红色文化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书时,撰写的万字科技论文《奋攀科学群峰 征服浩瀚宇宙》,经全国著名教育家、时任华中科大党委书记兼校长朱九思批示,印发全校师生参阅;他在国家信息产业部工作期间,所主编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腾飞》一书,由中央领导题词,部领导题写书名,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他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主持科研工作期间,为学院提升科研学术水平,获得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20年防控新冠疫情期间,他作为濮阳市应急管理专家,为濮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提供科技抗疫对策,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各类权威新闻媒体,对其优秀事迹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在濮阳市党史、地方史研究工作中,他对濮阳籍革命家、共和国老英雄事迹深入研究,撰写的革命文献,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权威新闻媒体上发布,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他为濮阳市在新时代推进强市战略提出的《全力打造濮阳“中国世界双第一”金名片的建议》,在市委濮阳网发布,受到市委、市政府、市文广体旅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好评。
于凌宇教授在科教工程领域卓有建树,兼任多种高级学术职务,荣获多种荣誉称号,如: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用电子产品可靠性专家,中国教育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科协院士专家报告团著名科技专家,国家工信部新型工业化专家,国家教育部信息化专家,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河南省十大杰出科技新闻人物,河南省十大科技教育新闻人物,濮阳市工业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濮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于凌宇教授在社科管理领域也成就斐然,兼任多种高级学术职务,荣获多种荣誉称号,如:国际人文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企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习近平同志亲批成立的八路军研究会专家,党史军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国务院研究室中国政策研究专家,河南省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理事,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社科普及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最美家庭,濮阳市人文研究会副会长,濮阳市最美读书人,濮阳市最美老干部,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