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搜索
走进梁家河     走进照金     知青动态     精彩纪录片

传承陕北文化

2018-12-03 15:06:20    来源:红色延安网    责编:常世民

原创:延梅


   陕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几千年前就有龙的传人气息,在历史岁月中孕育着神秘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保留着原始纯净的文化基质,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景观和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黄河、黄帝陵、万里长城、黄土地,在这里神奇地融为一体。苍茫浑厚的大地,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梁峁相嵌、沙碛弥漫、河谷深切、林海葱郁、交通阻隔、偏僻闭塞,极少有外来人入侵,很难学会各个朝代的官方语言,很少与外界互通信息、交流,千百年来恪守传统习俗和语言而不易变异、流失、消亡,沉淀了一种口头承传。是古文化深厚的沉积层,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古风犹存之地。

             啊0.jpg

  陕北曾是黄帝、女娲、伏羲部落生活过的地方,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旧石器文化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城址都留下远古祖先的足迹,只有在这里才能真切地触摸到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流动的血脉,陕北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处。从商周时代起北方鬼方、犬戎、白狄、匈奴、林胡、稽胡、户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与中原王朝各部落相互连年征伐的角逐之地。战国秦汉这里曾是森林茂盛,生机盎然,草绿鸟隐,牛羊成群,风景如画的好地方。秦皇汉武帝统一帝国,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和明清王朝,将陕北视为华夏政权安全保障防护区的第一门户,开疆拓土,抵御外族入侵和制止战乱分裂,不遗余力,竭力经营。唐宋元明清传承不惜,名臣宿将云集北塞,开府城,筑边墙,恳土田,兴教育,开创了陕北的辉煌时代。后修长城拒匈奴,修直道,建堡寨,屯兵,迁移民大肆开发。宋元明清时陕北成为边防重镇,军事遗址、烽火台、鼓楼、宝塔等至今巍然屹立。清同治初年,人相食的惨状爆发农民起义,罕见的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自然环境被极度破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一体性,相互经济交流、融合、通婚、混血同化,对陕北农牧业、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商品成分和经济活力。向世人展示了祖先们保国大业中铸就千古功业,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古代历史,是支撑社会经济的文化发展史。生活在这片古战场的各民族人们那威武的姿影,洪亮的声韵,吐谷浑悠长的情歌,铁骑下嘹亮的鞭声以及血腥的厮杀,金戈铁马,气吞河山的壮举,演绎出一幕幕悲壮的历史。

               0002.jpg

  陕北成为华夏族后的“绳结区域”,这里不仅遗存古代的郡、州、府、县、堡、寨、城垣以及被风雨侵蚀成为土丘般的长城遗址,被长满杂草吞没的秦直道,被黄沙包裹,满目创伤,体无完肤仍孤傲矗立的十六国时期大夏建都的统万成,还是已显得老太龙钟的四合院,都无言地叙说着当年的辉煌。到处遗留秦汉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散文、诗歌、戏曲等,形成独具有特色多民族的文化习俗、礼仪、饮食习惯、服饰居所、民间艺术、方言地名等多元化、多元素的特点。以三秦、晋商、都市夹杂与民族、黄河、徽商文化为一炉,具有灵气、生机、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陕北闭塞偏远,五方杂居,雕刻,绘画,剪纸,装饰,民间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吸收、沿用古文化的风俗,经济状况,宗教思想等历史信息,体现了陕北高原曾是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频繁,军政达官,商贾,学者,民士云集,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尤其是生婚嫁娶,丧葬礼仪,民歌,说书等活动中,将陕北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代代相传,世世相袭。

  陕北诸多的地名中蕰含着浓郁的文化特征与内涵,透视出古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历史变迁、演变过程,更显示出它的独特性。陕北的地名是由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汉语书面三个方面组成的地名。一是地名与家族有关:如“稽胡氏”,是南匈奴的一支,在入塞大漠和中原曾活跃五百多年,他们的语系属阿尔泰语系,延安、延长、延川的地名与“稽胡族”有关。宜川的库涡川、延安的库利川、延长的渭牙川,是匈奴语库涡加汉语通名“川”命名的。二是地名与蒙语有关:如湖称“海子”、“敖包”,昌汗敖包(榆林),巴达乃海子(靖边),敖包焉(府谷)命名的。三是地名与少数民族姓氏有关:如“代北”、“关西”的复姓,“代北”是指汉晋时期的代郡和唐代后代州以北,“关西”是指函谷关以西,还有“呼延”是匈奴四族的“呼衍氏”。四是地名与军事有关:如“条、铺、驿”,甘谷驿(延安),文安驿(延川),石嘴驿(清涧);延安、绥德的十里铺、三十里铺;安塞、甘泉的安条、新胜条、圣人条等。五是地名与军事防御体系布局设置有关:如“城、墙、堡、寨”,金汤城、西门台城、铁边城、五谷城等(榆林),边墙、二、三道墙(吴起),沿长城遗址沿线的“安边堡、龙州堡、响水堡”等。六是地名与祈求安宁,厌恶战争有关:如“安、宁”,“保安、安塞、招安、顺安、怀安、抚安”等。七是地名与宗教、道教有关:如延安的清凉山上有隋唐至清代时期各类石窟,子长的钟山是北宋时的石窟,富县原名“鄜县”(古代祭天的地方),安塞的“真武洞”(道教,真武祖师而得名),延安“石佛沟”(村口石崖佛窟而得名),还有“神庙、庙沟、庙湾、龙王庙、老爷庙”等为证。

   003.jpg

  五十年前当我第一次踏进这片土地,在农村插队锻炼就亲自接触和聆听陕北信天游、唢呐、说书,看到腰鼓、剪纸等艺术表现形式,更为它独特的风格,特有的体裁,丰富的内容所折服。那曲调、鼓点、音韵和那龙飞凤舞的剪纸都深深吸引着我,几十年来伴随我成长、成熟,在人生路上摆脱困境,勇往直前。

  信天游:触景生情,内容丰富,自然巧妙,贴切精当,节奏鲜明,灵活押韵,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委婉、缠绵、细腻、淳厚、奔放。将陕北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表现的丰富多彩,独特的魅力是陕北人生活的主旋律。

  腰鼓:刚劲激昂,彪悍豪放,磅礴热情,意境壮美,舞姿飘逸,含意深厚。将中华民族的鼓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展示了黄土地古老、久远、纯朴的民间艺术和陕北人粗犷、豪爽、豁达、包容的个性。

  唢呐:嘹亮透彻,鲜活清新,含蓄悠长,回肠荡气,大悲大动,心肺跌宕,痛快淋漓。将汉唐的声韵、激昂、悲壮象一道舞动的音符,灵魂在宁静、深沉、空旷的高原上弥漫、回荡,演绎了农家期盼的新生活和婚丧嫁娶丰富多彩的曲牌,精美绝伦。

说书:吸收故事、传说、戏曲、道情、民间小调并配有简单的乐器,形成独特,地域性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它起源先秦“瞽曚文化”,体现盲人乐官说唱形式,也是民间叙事的“活化石”,演绎了陕北人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剪纸:起源与原始的民间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是用剪刀或刀刻,自然、灵活、弯曲,在纸上镂空剪刻成花鸟鱼虫,禽兽蔬果,神话历史,人物传说,朴素而夸张的美感。在荒原大地涌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和生命的气息,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传承、延续着辉煌的古文化。

  陕北荒芜、贫瘠的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深藏着古文化精髓,光彩夺目的古代历史,它曾领引着开创文明的先锋,曾领引革命文化日臻成熟,这片皇天后土是值得我们挖掘、整理、搜集和研究。

  陕北大量使用的日常文言词汇,有些被现代汉语列为书面文言词汇的词,如蹭蹬、太半、门限、宾服、拜石、板障、鞑子、殁、僚、捩、襞等,还有很多早就被现代汉语忘掉的祖宗词汇,也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交往,如考虑说“扪摸”,林木说“梢”,繁殖说“胤”,棺材说“木椟”,关门说“阉上”,口袋说“靫靫”、困苦说“受苦”、动身说“起身”,挂在嘴边典型的文言词语 “兮”、“乎”、“也”、“许”,陕北一个“死”就有很多解释“老”、“殁”、“尸解”、“命过”、“去了”等,民谚:“烟锅对火镰,好女配好男”,“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民歌“一个人睡觉多孤操”,“妹子再好是人家的人,一对毛眼眼那个咱丢下”这些词语是从古代词语演变或延续过来的。

  初来陕北,听见当地百姓文言词汇是挂在口头上的日常用语,有些词语听不懂,搞不明白,总觉得这些语义都是土得掉了渣的土语方言,可不曾想过它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在生活交往中觉得这是一些比较通俗、风趣的语言、词汇和谚语,意义深邃、久远,它的内涵留有更多的远古印迹,慢慢开始留意、探索陕北方言的奥秘和出处,在黄土高原延续、使用了上千年,处处散发着古风古韵的味道,有时透视着《诗经》、《论语》、《国风》的词汇。只言片语便把我们拉进古今交融的世界,沿着历史而娓娓道来。似乎深藏在黄土地里的古语古意在我们面前一一生动起来,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听见从古代深处一路走来的痕迹,从远古走来与我们对话,我们真真切切看见、听见祖先的声音,甚至走进了古代,同秦汉人举案齐眉。

  2006年北京知青在延安余家沟插队的王克明著《听见古代》一书,填补了陕北话文化遗产的空白,找回被埋没上千年的古语形体,这在语言领域里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他用了十年时间搜集,挖掘、整理、编辑了这部七十余万字的著作,陕北母语方言和古代遗存源流,书中用古籍印证方言,又通过当地方言展示了陕北黄土地别具一格的民俗、民风、民情和博大浑厚的文化积淀,为陕北文化留下了一部永不凋谢,角度独特可考、可查、可研究的方言词书,是一部值得珍藏的文献。

  陕北古文化温藏着各阶层深厚的变革社会的推动力,明清时李自成、张献忠等一批英雄豪杰,率领父老乡亲向没落封建专制宣战;1930年后,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谢子长,刘志丹在这片土地上掀起推翻三座大山,创建陕北红军,开辟了陕甘宁根据地。

  1935~1947年陕北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大后方,全国各地大批青年及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进步青年、抗日团体,从四面八方奔赴圣地,融进和丰富了各民族各地域的方言和词语,增添了多种元素、多种语言、多种习俗的特点。由于心里的需要,各阶层的聚会、侃谈、表达、交流、互动、排解、宣泄,各地方的方言、词汇的魅力、赏月、音韵,为陕北革命和历史文化注入了新的气息,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战斗、生活十三年,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与陕北古代历史的沉淀是分不开的。

        004.jpg

  这里丰厚的古文化资源,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古代艺术还是近代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神秘的宗教氛围,都构成一种博大、深远、广袤的中华文化底蕴。建立抗日军政大学等30余所革命学校,为陕北培养了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并积累宝贵丰富的经验,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巨大贡献。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胸怀坦荡、忠诚、积极、正直,这些人不谋私利,不狂妄,不出风头,脚踏实地为民族解放充满斗争和牺牲精神。创办《新中华报》等百余种报纸和期刊,创造大量反映群众生产和生活文艺作品。抗日战争时期吸引了大批有文化,从事创作的文艺界名人,他们创造出有思想、有内容、又有多种形式,有政治影响的作品,增添和丰富了陕北文化生活的内涵,为陕北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改变贫穷面貌,显示出新型经济体的强大生命力。

陕北留下诸多的革命遗迹和遗物,悠久的历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体现,是古代文化高度发展的反映,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陕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恢复和治愈战争创伤,这片土地曾为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百姓一直生活在贫穷、困苦,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调整旧中国经济结构,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步步地从废墟中缓慢恢复并有所发展和进步。

延安古称延州,是陕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的延续。当我们这群初涉世间的青年迈进真正蕴育灿烂文化和古文明,用生命和鲜血染红现代史上一座丰碑的土地上,才真正感受到这里的贫穷、闭塞、愚昧、落后,同样感受到这里的人热情、善良、乐观、奔放,是我们的到来给这片死寂、沉睡千年的土地又一次带来希望,带来活力,带来几十年后的震撼和巨变。

  1952~1967年北京、上海、河北、河南等地军队干部、教官并由国家分配,转业并携带家属支援陕北建设。北京、上海及西安医科大学、化工学院等毕业生先后由国家分配,落户在陕北。医疗队分期分批奔赴陕北,为缺医少药的县村开展救治活动,并有一部分人长期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工作。同时,他们的文化语言,生活习俗,精神面貌也遗留并融合在这里。

  1968年5月7日~1979年2月7日延安南泥湾、金盆湾“五七干校”,先后来自各大城市,主要是西安机关文革期间被揪出“走资派”、“三反分子”、“反动学术权威”、“反动文人”,包括一批开国将领、学术大家、文化名人的社会精英,还有各单位的领导干部、科技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演员等几千人进入干校学习。这段心酸的心路历程,融进了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意识对革命老区的贫困、愚昧、落后,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所产生新的思想认识和文化发展的理论,得到了全方位的劳动锻炼,以实际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学与用的统一。

       005.jpg

  1968~1975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山东、南通、西安、咸阳、铜川等26324人奔赴延安插队锻炼。分布并安置在12个县,332个公社,4472个大队,13223个生产队。当我们融入到一无稳定收入,二难足食裹腹的贫穷、孤独、无奈,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以坚定地信念弘扬知青精神,将京城的文化、饮食、水土、人文思想、精神层次毫无保留地浸透、传授给了这片土地。1970年是周总理直接关怀、体贴、了解并亲自召开了几次关于知青在延安情况汇报座谈会,听取后做出重要批示。拨出知青专款(省地筹集资金)1311万元,北京市政府派出各区国家机关干部组成的管理知青小组1248人,进驻延安十二个县的知青点。将政府的政策、方针、关怀和管理方法、引导方向传播在这里。在那冷酷,颠倒黑白的年代里,我们感受到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坚定了当初的人生选择和信念。

  北京有计划支援延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年底北京和中央各部委分期分批对口支援延安发展“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水泥、小化肥、小农机、小水电),拨建设资金发展工农业,支援各种农业机械三千余台件,各种工具车150多辆,日用生活品、医药用品,农村科技知识和图书36万册。大大提升了延安政治、经济地位,开始进入一个新的起跑线,为日后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971~1981年大批知青被招工、招兵、招生,延安市、县各行政部门、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及所有的工矿企业,知青占人数的60%以上。八十年代中期知青有了新的政策,绝大部分纷纷离开又回到他们的故乡。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几十年,在思想、文化、素质、意识形态领域,早已将陕北古文明史,风俗习惯,饮食服饰,吸收、传承和融合在京城文化、经济、思想领域,并为都市历代宫廷文化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新鲜血液和艺术魅力。

         0006.jpg

   陕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治环境、民族特色铸就了自身的辉煌,少了其中任何一部分将会造成历史的断裂和不完整。辉煌的古代文明史是祖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一笔记忆和财富,而英勇不屈的近代革命史同样让我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正是在陕北大地承载着悠久辉煌的古代文明史,才支撑着历代、近代奋勇抗争史和经济文化史。让后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生活在一个沸腾、厚重的土地上,它不时地在我们的脑海里萦绕、传颂,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回味。

在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需要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也需要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不仅打开陕北极其丰富的地下资源,也要打开博大精深的延安精神,更要搜集、挖掘、研究陕北灿烂的古代文明宝库,重视、保护、拯救濒临遗忘的历史是我们的责任。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一日于延安


作者简介: 

        延梅,1950年出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古城中学,1969年元月在黄龙县圪台公社插队。大学文凭,经济师。1972年被招收延安机械厂办公室后调入延安市经协委工作。
        现担任中央党校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梦知青情"编委,东北«黑土情»,«中华网»,«华圣文化»等多家杂志的编委。曾发表«陕北古文化»论文,散文十多篇,«知青故事»五十多篇,«人物传记»«陕北石油,经济发展»等多篇论文,并获得多次奖励。许多文章已收录在«大地之子»«北京知青在黄龙»«回首青春»«知青婚恋纪实»«北京知青在延安»等书籍。


版权声明

我们的宗旨是: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延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发邮件至redyac@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本文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3.本站内容凡标注来源“红色延安网”与加“红色延安网”水印的文章都属于原创内容,否则均为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4.欢迎各媒体单位转载正常范围使用,转载时务必注明“稿件来源:红色延安网”与作者,否则“红色延安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

关于我们 | 领导关怀 | 支持单位 | 通知公告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视鼎元传媒设计研发 Copyright © 2016 ChinaTV DingYuan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0710号-2    服务邮箱:redyac@163.com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号